1、保密协议无限时合法吗
保密协议无限时是不合法的。保密协议作为一种合同形式,其合法性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在实践中,一些企业或许会试图通过签订无限时的保密协议来限制职员在辞职后的行为,但这种做法并不符合法律规定。保密协议应当具备明确的期限,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对于商业秘密等敏锐信息,保密期限可以设定为任职期间及辞职后的无限时,但这样的情况下的“无限时”并不是真的意义上没时间限制,而是指直到该商业秘密被公开或丧失商业价值为止。
3.对于普通的保密信息,法律快车提醒,则应依据实质状况约定适当的保密期限,如2年或3年等。如此的约定既符合法律需要,又能有效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保密协议的合理保密期限
保密协议的合理保密期限应依据所保护信息的性质、商业价值与可能遭受的损失等原因进行综合考虑。
1.对于商业秘密等敏锐信息,因为其具备高度的商业价值且一旦泄露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保密期限可以相对较长,甚至设定为无限时。
2.对于普通的保密信息,因为其商业价值相对较低且泄露后可能导致的损失也相对较小,因此保密期限可以相对较短。通常来讲,2年或3年的保密期限是比较适当的选择。
3、职员辞职后违反保密协议的责任
职员在辞职后若擅自公开或用保密协议中约定的保密信息,则构成侵权行为,并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紧急的状况下,还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遭到刑事追究。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守旧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常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情。
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约,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因此,职员在辞职后应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中的约定,不能擅自公开或用保密信息。不然,不只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等法律责任,还可能遭到刑事追究。